不老的贾鲁河
贾鲁河贯穿郑州、开封、周口三市,绵延二百五十余公里,距今2000多年历史,古老而又磅礴。战国时称鸿沟,汉代名为浪荡渠,唐、宋时期称为蔡河,元代工部郎中、总治河防使贾鲁因治河有功,为纪念他改名贾鲁河。这应该是贾鲁河名字的来源。
做为郑州周边的居民,对贾鲁河应该比较熟悉,节假日休闲玩耍、垂钓野游的最佳去处,说起贾鲁河,人们更多的感触是,贾鲁河侵润着郑州都市,让这个喧嚣的城市静了下来、净了下来,千年悠悠古河,装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和美好的经历。
站立在草长莺飞、万物生机的贾鲁河畔,多少次曾梦想时光穿梭于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章节,我曾经真的看见一群又一群衣衫褴褛的先人,手持笨拙的器械在疏浚河道,浩大的工程、坚定的目光、不停的努力,我向着他们深深的鞠了一躬。我曾经真的看见河道的淤塞干涸,舟楫凝固在黄沙当中,大地龟裂,一批一批的人们逃离了这里,我饱含着眼泪,伸手想把他们拉住。我曾经真的看见贾鲁河两岸麦黍茂盛、绵延不断、一眼望不到川,也曾看见河道大船小舟相连,好一派喜人局面。
古老的贾鲁河经历了开发、修筑、废弃、治理一系列的变迁,沉沙黄骨,今人不见古时貌,古人不解今时水,随着不断开凿贯通,贾鲁河变得越来越清澈,沿线两岸变得越来越美观,贾鲁河从一条水灾不断、淤塞不断的河道变为一条网红打卡地。
真正让人们广为认识,高度重视,彻底警醒的是,2021年7月20日的郑州洪灾,贾鲁河这个名字,让更多人的深刻记住,贾鲁河不仅仅是都市人们休闲打卡地,人们深刻认识到贾鲁河以千年不老身躯时刻滋养着豫中大地的千万人民,不老的贾鲁河包容接纳着索须河、贾峪河、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东风渠等众多支流的泄洪排水,也许这一夜这个千年老者,广阔的心怀无法容纳众多的排水和雨水,虽然他依然在苦苦支撑,但肆虐的洪水根本不给他任何停留的机会,就这样,千年的贾鲁河一夜之间变成千疮百孔、满目苍夷,贾鲁河成为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地方。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国歌,为什么我们的国歌带着浓浓的悲伤的基调,这悲壮的调子就是让国民时刻保持清醒忧患,越是胜利,越是幸福,越是发展,越要保持危安思危。7.20洪灾让我们恐惧的同时,更多需要我们正视问题、正视开发、正视自我,长江、黄河是中国的血脉,那么中国众多类似的贾鲁河应该是郑州、南阳、上海、深圳的筋骨,他们在默默支持着一个地区的发展,默默承载着一个地区的生活生产、文化传承、交通运输,而人们只是贪婪的索取,没有充分认识到河道的重要性。改革的步伐越迈越大,发展的框架越拉越大,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河道治理、交通道路越来越巩固,越来越发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人民忽视了自身的参与、保护,忽视了每名居民的义务。
纵观贾鲁河的发展,仿佛一幅治理斗争的厚厚画卷,历史越千年,从薄衫夏葛、草鞋布履,到大型龙吸水、抽水机等机械化、现代化时期,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永不屈服、不甘落后的强大精神,一次又一次战胜了洪水灾害,一次又一次取得了进步发展。如果说,中国人民能够胜利,那么这种根植于骨髓的向上、团结的精神,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站起来的脊梁。在治理贾鲁河的历史长河中,首先想到的是元代的贾鲁。元代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发动民工十五万人,征集军士两万人,疏通黄河故道及汴水等支流280余里,堵塞黄河大小决口107处,筑堤500余里,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贾鲁河的治理疏浚当中,这种斗争精神已经上升为大爱。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22年7月,郑州洪水席卷吞噬了贾鲁河两岸的高楼建筑和绿化建筑,鲜活的生命丧生于汪洋之中。这一个让全国全省人民痛心难忘的日子,这一个值得全国人民深思和铭记的灾难日。大灾大难面前,由党中央迅速调度指挥,由党政军民团、东西南北中的合力攻坚,中国人民用中国速度再次创造中国奇迹,短时间退洪消洪,河南省会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繁华局面。
这场激荡激烈的抗洪救灾中,上演着一幕又一幕让人不禁落泪的感人场面,让人不得肃然起敬的感人画面,让人热血沸腾的自强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五十六个民族齐上阵,全国仅有的32台大型龙吸水抽水机不足半天29台齐集郑州,山东、安徽、河北、湖南等各地武警官兵第一时间赶赴郑州,江苏、福建、四川等地医护人员星夜兼程火速奔赴灾区,新疆大叔自发组织上百名维吾尔族群众连夜赶制一万张馕饼送往郑州,河南退役军人将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购置蔬菜粮食为抗灾救灾人员制作大锅菜,5岁小女孩将自己压岁钱全部捐给红十字会,以及为救他人牺牲自己的平凡群众。洪水无情人有情,中国人民在千万次灾难面前,一次比一次顽强,一次比一次强大,中国人民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
百年历史大变局,欣逢盛世,恰正少年,每一名河南人都应心怀感恩、心担重任、心怀天下,以洪灾面前顽强不屈的伟大斗争精神,以洪灾面前团结一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洪灾面前英勇无畏的伟大革命精神,担起历史发展的重任,担起时代前进的任务,每个人既要站位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又要立足自身实际,躬身入局,务实重干,凝聚攻坚合力。每一名河南人都应践行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发挥好一个又一个螺丝钉的作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杨帆破浪。
一条玉带由西南向东北横穿郑州,贾鲁河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颜值、人气。贾鲁河以生动的历史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不屈奋斗的故事,每次创伤是她焕发新颜的契机。又是一年春常在,贾鲁河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正悄悄掀起了火热浪潮,相信由各参建方的支持与参与,贾鲁河将再创盛世辉煌、人间美景、民生福祉。愿不老的贾鲁河永远安澜祥和,永远生机勃发。
(编辑:翟向东)